进入8月份以来,受助于国家托市收购的支撑,主产区新小麦价格尤其质优小麦价格已基本运行于政策价格区间,涨势较7月份有所减弱。陈麦市场价格继续维持稳定,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低迷依旧。国际市场,受助于逢低买盘和空头回补的支撑,美国小麦期货价格收高。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元/吨,周比涨22元/吨。
另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的一周,小麦周初报价.67元/吨,周末报价.00报价元/吨,涨幅0.06%。
国家相关机构发布8月供需月报,预计年全国小麦产量万吨,比上月预测减少60万吨,较年减少万吨。预计/17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万吨,增幅1.1%。小麦消费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饲料消费的增加,预计本年度饲料消费为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万吨。
质优麦价基本触顶,上行势头有所放缓
8月份以来,主产区新小麦价格尤其质优小麦收购价格基本维持稳中偏强态势,但波动幅度较7月份有所减弱。主要的原因是受托市收购的支撑,小麦价格经过前期的上涨目前以基本触顶政策价格水平。
8月12日,衡水地区当地g/L容重、水分12.5%的小麦加工企业收购价1.元/斤,储备库收购价1.22元/斤;山东淄博地区当地g/L容重、水分13%小麦进厂价1.18-1.19元/斤;河南新乡地区当地产容重g/L、水分12.5%小麦装车价1.17元/斤,储备库收购价1.2元/斤;江苏淮安地区容重g/L、水分13%白小麦粮食企业收购价1.18元/斤;安徽宿州萧县当地g/L容重小麦加工企业收购价1.15元/斤,水分13%。整体上看,北方麦区小麦价格整体已基本运行于政策价格区间,个别地区甚至已高于托市价格;南方麦区受小麦质量的制约,价格整体重心虽仍显偏低,但质优小麦也已经接近托市收购价格水平。
进入8月份以来,主产区符合质量要求的小麦价格已基本趋稳于托市价水平,涨势已较7月份明显减弱。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7月底该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元/斤,中南部小麦主产区平均收购价格在1.元/斤,较6月下旬的价格上涨了0.—0.元/斤。当前该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元/斤,与月初的价格已经变化不大。
收购总量接近上年,托市收购占比增大
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万吨,同比减少77万吨。而截至7月25日收购量为万吨,同比减少万吨;截至7月20日收购量为万吨,同比减少万吨;小麦累计收购量与上年同期的差值在逐步缩小。
截至7月31日,全国共收购托市小麦约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5万吨。六个小麦主产区中除江苏省收购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以外,其余5省托市小麦收购量均出现了增加。
截至8月8日,河南小麦托市收购为.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7.8%,占全省收购总量的59.8%,占全国托市收购总量的42.2%。
截至8月10日,安徽省最低价收购小麦.76万吨,也已高出上年同期67.05万吨。
从近来的小麦收购情况来看,政策粮收购速度快于上年,但市场化收购却明显显得偏慢,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说明贸易商与制粉企业收购心态较为谨慎。笔者认为,后期随着面粉市场的逐步回暖,制粉企业采购力度或会有所加大,但期值也不宜高估,托市收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撼动。
面粉整体止跌趋稳,麸皮价格继续回落
7月中下旬主产区面粉价格总体止跌,8月份以来基本延续稳定格局。8月10日,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元/吨左右,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元/吨,河南郑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元/吨,江苏徐州地区特一粉-元/吨,周比价格基本持平。据市场人士分析,近期主产区面粉出厂价格止跌趋稳,也并非是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而是因麸皮等副产品价格下跌太快制粉企业不得不挺价面粉。
8月11日,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为-元/吨,山东济南地区麸皮出厂价-元/吨,河南郑州地区麸皮出厂价-元/吨,江苏徐州地区麸皮出厂价-元/吨,安徽宿州地区麸皮出厂价0-元/吨,本周多回落40-60元。
8月上旬国内麸皮价格延续7月中下旬的跌势,累计回落元/吨以上。近一个月麸皮价格的连续下跌已导致小麦制粉加工利润大幅下滑,甚至重陷亏损。
监测显示,8月12日河南郑州中等白麦采购成本元/吨左右,特一粉出厂价元/吨,麸皮价格元/吨左右,加工每吨小麦费用元,理论利润预估为87元/吨,周比下滑了26元/吨。
临储拍卖略有回暖,整体状况依旧低迷
8月9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投放.08万吨,成交吨。其中江苏成交吨,河南成交吨,湖北成交40吨,新疆成交吨。本周临储小麦成交量虽自近一个月低点有所回升,但整体状况变化不大。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周平均成交0.37万吨,二季度5.6万吨,一季度0.75万吨。
8月10日,临储进口小麦拍卖共投放美2号软红冬麦吨,成交吨。其中广东和江苏各成交吨和吨。三季度以来国家临储进口小麦周平均成交0.39万吨,二季度0.5万吨,一季度0.44万吨。
从当前临储小麦拍卖状况来看,尽管市场对小麦拍卖底价下调的传言反复出现,但国家在短期并没有下调的迹象。按照目前的托市小麦竞价交易底价,年产托市小麦进厂成本预估在元/吨左右,要高于当前新麦进厂价格-元/吨,国储拍卖小麦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价格上均处于劣势。鉴于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过高的现状,再加之新麦的适用性增强,估计未来一段时间用粮企业仍会以采购价廉的新麦为主,政策性小麦拍卖对市场的有效供给难有放大。
汇总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年产政策性小麦拍卖累计成交.13万吨。其中,江苏省累计成交.67万吨,安徽省累计成交.3万吨,湖北省累计成交36.84万吨,河南省累计成交.32万吨,山东省全部流拍。
麦市有望继续回暖,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按照常规,8月下旬以后面粉市场将会逐步趋于好转。一方面天气转凉,利于面粉贸易商备货;另一方面大中专院校已陆续开学,集团消费增加,再加之“中秋”节日消费的拉动,下游需求的向好,制粉企业开工率将逐渐提高,小麦的制粉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今年夏收以来,受下游产品需求疲弱的制约,制粉企业虽也收购了部分小麦,但整体收购心态相对谨慎,大多不愿做多库存。随着制粉企业开工率的提高,企业的补库还是将会拉动小麦市场逐步回暖的。
对后期市场需求的回暖应寄予怎样的预期?笔者认为,后期小麦价格尤其质优小麦价格有望继续回暖,但其上行空间或相对有限。
一是中长期小麦市场供给不会缺粮。市场机构认为,尽管今年小麦略有减产,但供需宽松的市场格局不会改变。预计/17年度小麦期末库存约亿斤,库存消费比为63.2%,依然处于较高位置。由于中长期小麦市场供给无虞,市场的行情预期并不高。
二是市场消费难有明显的增加。面粉市场5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元/吨大幅下跌之后,近期主产区面粉出厂价格总体基本止跌趋稳,主要原因是制粉企业因麸皮价格下跌而挺价面粉。虽然后期面粉市场消费或会出现升温,但从往年的经验看面粉总体行情仍大体稳定,节日提振效果也没有对市场带来大的价格波动,因此其期望值也不宜高估。
由于今年等外小麦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饲用消费增加应有一定的基础。但替代量到底会增加多少,替代时间将会有多长,当前市场看法分歧较大。有市场人士认为,鉴于当前的小麦、玉米市场形势,要实现小麦对玉米大量的饲用替代,市场的条件似乎并不充分。
三是进口小麦对市场的影响短期不易消除。由于全球小麦市场基本面偏空,国际市场价格弱势运行,短期内较大的内外价差将会继续刺激我国小麦进口,进口小麦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54万吨,同比增长27.3。国家相关机构预计,/17年度我国小麦进口总量为万吨,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受助空头回补支撑,美麦期货价格收高
美国农业部8月份月度供需报告,将/17作物年度小麦总产量预估从7月份的22.61亿蒲式耳提高至23.21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的平均预估;将/17作物年度小麦结转库存预估从7月份的11.05亿蒲式耳下调至11亿蒲式耳,低于分析师预估均值,但仍是近30年来的最大结转库存量。
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最新预计,/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31亿吨,上年为7.34亿吨。其中欧盟小麦产量预计为1.5亿吨,上年为1.6亿吨;加拿大小麦产量预计为万吨,上年为万吨;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计为万吨,上年为2万吨。
上周五,受助于逢低买盘和空头回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格收高。
CBOT9月合约收高6-1/4美分,报每蒲式耳4.22-1/2美元,相比前一周同期收盘报每蒲式耳4.16美元。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8月4日的一周,美国/17年度的小麦出口检验量为37.6万吨,上周66.97万吨,上年同期44.4万吨。迄今为止,/17年度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85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的.38万吨增长31.9%。
8月12日,9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4美元/吨,合人民币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元/吨。
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