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号
国豪麦3号、徽豪油12等39个小麦、油菜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农业部年3月24日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国豪麦3号
申请者: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9-//99-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晚熟2天。幼苗直立,苗叶较宽、上举,苗色深绿,冬季叶尖黄。分蘖力较强,生长势一般。株型较紧凑,株高79厘米,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饱满。亩穗数25.6万穗,穗粒数40.8粒,千粒重42.2克。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中感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2.42%,湿面筋含量22.2%,沉降值23.3毫升,吸水率52.2%,稳定时间1.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千克,比对照品种川麦42减产3.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8千克,比川麦42减产3.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安康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苏麦11
申请者: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麦9/扬麦11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扬麦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叶色绿,生长旺盛,株高81厘米,抗倒性较弱。株型较紧凑,旗叶上举,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较饱满。亩穗数32.3万穗,穗粒数37.1粒,千粒重41.9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38%,湿面筋含量28.5%,吸水率61.4%,沉降值36.0毫升,稳定时间3.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扬麦增产2.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千克,比扬麦增产6.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和条锈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安徽、浙江、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扬麦25
申请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17*2//扬11/豫麦18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扬麦20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生长旺盛。株型较紧凑,叶上举,穗层较整齐,株高83厘米,抗倒性较好,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粉质,饱满。亩穗数33.0万穗,穗粒数38.9粒,千粒重38.8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56%,湿面筋含量28.5%,吸水率52.1%,沉降值37.9毫升,稳定时间5.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扬麦20增产4.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千克,比扬麦20增产2.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淮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南部地区、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华麦6号
申请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扬麦13/苏麦6号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扬麦20相当。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生长势较旺。株高83厘米,抗倒性较好。叶片适中上举,株型紧凑,腊粉轻,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半角质、饱满。亩穗数32.9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8.9克。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2.76%,湿面筋含量28.2%,沉降值31.6毫升,吸水率59.5%,稳定时间4.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4.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千克,比扬麦20增产6.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5万。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淮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上海、浙江、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亿麦9号
申请者: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麦/亿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扬麦20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苗叶较细长,叶色深绿。株型较紧凑,株高81厘米,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半角质、饱满。亩穗数30.9万穗,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1.0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慢叶锈病,高感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28%,湿面筋含量30.1%,吸水率53.9%,沉降值48.8毫升,稳定时间7.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扬麦20减产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9千克,比扬麦20增产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淮南地区、安徽淮南地区、上海、浙江、湖北北部地区、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周麦30号
申请者: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麦23号/周麦18-15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卷,叶色青绿,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一般,成穗数偏少。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旗叶功能好,灌浆快,熟相较好。株高80厘米,茎秆硬,抗倒性强。株型偏紧凑,旗叶宽大,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35.3万穗,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6.7克。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5.66%,湿面筋含量33.3%,沉降值42.3毫升,吸水率58.2%,稳定时间7.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8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8千克,比周麦18增产4.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周麦18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2万。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德研8号
申请者: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轮选01/周麦16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株高84.6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株型略松散,旗叶宽长,上冲,穗层厚。穗长方形,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3.5万穗,穗粒数32.1粒,千粒重42.2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纹枯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70%,湿面筋含量30.3%,沉降值30.8毫升,吸水率58.3%,稳定时间2.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5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周麦18增产6.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周麦18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冠麦1号
申请者: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3/百农64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成穗数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迟。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株高77.3厘米,抗倒性一般。株型稍松散,旗叶宽长,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33.1粒,千粒重48.2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74%,湿面筋含量31.4%,沉降值26.4毫升,吸水率54.2%,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千克,比周麦18增产4.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千克,比周麦18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2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洛麦29
申请者:洛阳农林科学院
育种者:洛阳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矮抗58/开麦18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一般,叶片宽短,叶色深绿,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迟,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根系活力一般,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中等。株高75厘米,抗倒性强。株型稍松散,蜡质层厚,旗叶宽长,略披。穗长方形,穗码稍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1.4粒,千粒重46.3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29%,湿面筋含量32.8%,沉降值30.5毫升,吸水率59.7%,稳定时间2.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7千克,比周麦18增产5.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周麦18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2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保麦6号
申请者:江苏保丰集团公司
育种者:江苏保丰集团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6/烟农19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短,叶色浓绿。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一般。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晚,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根系活力一般,耐高温能力一般。株高81.2厘米,株型较紧凑,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厚,穗下节短,茎秆粗壮,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39.9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38.3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4%,面粉湿面筋含量31.1%,沉降值43毫升,吸水率55.9%,稳定时间8.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9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周麦18增产5.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周麦18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许科
申请者: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麦/新麦19//周麦16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长直,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株高88.2厘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较弱,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短,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38.7万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5.2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52%,湿面筋含量32.6%,沉降值28毫升,吸水率56.4%,稳定时间2.9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5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7千克,比周麦18增产4.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周麦18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烟农
申请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烟航选2号/临F1//烟BLU14-15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匍匐,苗势较壮,叶片窄卷,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慢,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株高88厘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一般。株型较紧凑,茎秆蜡质层厚。旗叶宽长,略披,穗层厚。穗长方形,穗细长,小穗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40万穗,穗粒数33.8粒,千粒重44.2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抗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88%,湿面筋含量31.15%,沉降值37.3毫升,吸水率56.4%,稳定时间8.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9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2.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千克,比周麦18增产3.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千克,比周麦18增产4.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郑麦
申请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育种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周13/D-6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低。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较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耐后期高温能力中等,熟相中等。株高81.8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小穗较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1.1粒,千粒重47.2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52%,湿面筋含量30.9%,沉降值29.6毫升,吸水率59.9%,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6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2.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7千克,比周麦18增产4.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千克,比周麦18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郑品麦8号
申请者: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8)F1种子诱变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宽卷,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株高81厘米,抗倒性较弱。株型松散,旗叶宽长,下披,穗层厚,穗叶同层。穗纺锤形,小穗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9.1万穗,穗粒数31.4粒,千粒重47.1克。抗病性鉴定,条锈病近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73%,湿面筋31.1%,沉降值32.7毫升,吸水率59%,稳定时间8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8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千克,比周麦18增产4.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周麦18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圣源
申请者:河南圣源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圣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抗58/豫农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直,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较慢,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籽粒脱水快,熟相中等。株高73.6厘米,抗倒性较弱。株型半紧凑,旗叶宽长、下披,穗叶同层,穗层厚。穗长方形,小穗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亩穗数41万穗,穗粒数29.2粒,千粒重50.2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92%,湿面筋含量32.0%,沉降值43毫升,吸水率57.4%,稳定时间5.8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千克,比周麦18增产5.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千克,比周麦18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8万。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豫教6号
申请者: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孝感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孝感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花培3号/漯麦4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偃展早熟1天。幼苗直立,长势旺,叶片宽长,叶色黄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成穗数较多,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灌浆较快,熟相好。株高82.3厘米,抗倒性一般。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穗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4.1万穗,穗粒数29.6粒,千粒重44.3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73%,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20.4毫升,吸水率54.1%,稳定时间1.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2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增产7.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千克,比偃展增产5.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偃展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2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轮选99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7/石家庄8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偃展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片宽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晚,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灌浆速度较快,熟相较好。株高81.2厘米,茎秆较细,抗倒性较弱。株型紧凑,旗叶窄小,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3.5万穗,穗粒数30.6粒,千粒重42.9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82%,湿面筋含量29.1%,沉降值22.7毫升,吸水率56.5%,稳定时间2.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3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增产7.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偃展增产6.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千克,比偃展增产7.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中研麦1号
申请者:连云港市苏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连云港市苏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豫麦54/周麦9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偃展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长势旺,叶片宽长,叶色黄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慢,拔节后发育稍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耐旱性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株高78.7厘米,茎秆细,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窄小、上冲,茎叶蜡质。穗层厚,穗色深绿。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45.3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1.9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5.06%,湿面筋含量34.2%,沉降值29.1毫升,吸水率59.3%,稳定时间2.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增产8.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8千克,比偃展增产7.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千克,比偃展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4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中育
申请者: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4中36/周麦23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偃展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卷,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耐后期高温中等,熟相较好。株型稍松散,株高77.2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蜡质层厚,旗叶宽短、上冲。穗纺锤形,穗层厚,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9.3万穗,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7.1克。抗病性鉴定,条锈病近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35%,湿面筋含量31.8%,沉降值28.7毫升,吸水率57.6%,稳定时间2.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增产3.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千克,比偃展增产5.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偃展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4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中原18
申请者: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百农矮抗58/豫麦68//98-68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偃展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势旺,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灌浆快,熟相较好。株型稍紧凑,株高78.8厘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较弱。旗叶宽长、下披。穗纺锤形,穗层厚,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亩穗数41万穗,穗粒数27.5粒,千粒重52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55%,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19.9毫升,吸水率53.7%,稳定时间1.2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2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增产6.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千克,比偃展增产6.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偃展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4万。注意防治蚜虫、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邢麦13号
申请者: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衡-2/邯4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浓绿,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高。株型偏紧凑,旗叶上举,株高81厘米,茎秆有弹性,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度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落黄早,熟相好。亩穗数48.3万穗,穗粒数35.3粒,千粒重38.4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5.38%,湿面筋含量33.4%,沉降值31.7毫升,吸水率60.4%,稳定时间3.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千克,比良星99增产4.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良星99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0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邯麦17
申请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观35/藁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81厘米,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好。株型偏紧凑,旗叶小、上举,株行间通风透光好。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后期耐热性一般,落黄较好。亩穗数46.9万穗,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0.7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30%,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24.7毫升,吸水率58.5%,稳定时间2.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3.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千克,比良星99增产4.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良星99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冀麦
申请者: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5/石02-7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86厘米,茎秆较粗,弹性一般,抗倒性较弱,中后期蜡质变重,穗下节短,旗叶斜上举,多高于穗层,小穗排列较密,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抽穗较晚,落黄时间短,熟相中等。亩穗数44.3万穗,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1.2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36%,湿面筋含量30.1%,沉降值24.5毫升,吸水率56.3%,稳定时间2.8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良星99增产6.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良星99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块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山农29号
申请者:山东农业大学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临麦6号/J(泰农18姊妹系)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良星99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穗下节短,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株高79厘米,株型较紧凑,旗叶上举,后期干尖略重,茎秆有蜡质,熟相中等。穗近长方形,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6.1万穗,穗粒数33.8粒,千粒重44.5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47%,湿面筋含量28.6%,沉降值29.7毫升,吸水率57.6%,稳定时间4.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4.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千克,比良星99增产6.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千克,比良星99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衡S29
申请者: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育种者: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衡98-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2天。幼苗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一般。春季发育稍快,偏南部区域易受春季低温影响,结实性下降。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茎叶蜡质较多。株高81厘米,抗倒性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熟相中等。亩穗数47.2万穗,穗粒数34.2粒,千粒重39.8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76%,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22.7毫升,吸水率57.2%,稳定时间2.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2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3.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千克,比良星99增产3.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良星99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冀麦
申请者: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5/石20-7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天,与对照品种洛旱7号相当。幼苗半匍匐,生长健壮,分蘖力较强,成穗中等。返青较早,两极分化较快,株型半紧凑,通风透光性好,茎秆蜡质,叶片细长,旗叶上举,抗倒性较好。长相较好,熟相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33.6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42.0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3.41%,湿面筋含量28.3%,沉降值23.7毫升,吸水率56.7%,稳定时间2.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3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千克,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7.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5.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5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晋南、陕西咸阳和渭南地区旱地、河南旱肥地、中南部旱地、山东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青麦6号
申请者:青岛农业大学
育种者:青岛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莱州/
特征特性:弱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灰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返青起身后两极分化较慢,株型半松散,茎秆蜡质,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亩穗数38.1万穗,穗粒数28.9粒,千粒重40.5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45%,湿面筋含量32.5%,沉降值33.6毫升,吸水率61.5%,稳定时间3.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千克,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2.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4.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5万。注意防治蚜虫、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山西晋南、陕西咸阳和渭南旱地、河南旱肥地及中南部、山东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中麦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34/轮选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中麦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3.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47.5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39.0克,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4.48%,湿面筋含量30.9%,沉降值31.0毫升,吸水率55.2%,面团稳定时间8.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7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品种中麦增产6.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5.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千克,比中麦增产8.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晚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注意防治叶锈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中北部、山西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
品种名称:航麦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轮选/G55
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天,比对照品种中麦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69.4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48.4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9.2克,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含量15.28%,湿面筋含量33.6%,沉降值23.6毫升,吸水率58.0%,面团稳定时间2.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E.U.,延伸性毫米,拉伸面积2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千克,比对照品种中麦增产3.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5.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千克,比中麦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5万,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中北部、山西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