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 >> 小麦食谱 >> 正文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药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1-11-21 12:19:03
北京哪些皮肤病医院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58077.html

紫花地丁

《本草纲目》

Zihuadiding

VIOLAEHERBA

一、来源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

二、别名

铧头草、光瓣堇菜、野堇菜、箭头草、如意草。

二、图片

四、主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

五、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14cm。根茎垂直,淡褐色;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基生,莲座状;具叶柄,有狭翅;下部叶片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叶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白色;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三角形。蒴果长圆形。种子卵球形,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六、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七、采收加工及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八、药性

苦、辛,寒。归心、肝经。

九、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十、应用

1.痈肿疔疮,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2.毒蛇咬伤。

十一、常用方剂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十二、相关药品

紫花地丁软膏、抗骨髓炎片、二丁冲剂。

十三、用法用量

煎服:15-30g。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

体质虚寒者忌用

十四、药膳食疗

四圣消毒饮:

1.功效:清热消肿、排出毒素。可治疗面部疮痘。

2.原材料:金银花、菊花、紫花地丁、青天葵(合称为四圣)、蒲公英各适量。

3.做法:将所有药材清洗干净,水煮滚后将所有药材加入煎煮,滚后汤汁入味即可熄火。

4.用法:可当一般花茶饮用。

十五、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甾醇,生物碱,内脂,挥发油,钙、钠、钾、锰等微量元素,有机酸等。

1.黄酮类

黄酮为紫花地丁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从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单糖苷、二糖苷及黄酮苷元,主要为黄酮二糖苷。

例如:芦丁、柚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异荭草素、新西兰牡荆素、牡荆素、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等。

2.香豆素类

有关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成分研究报道也较多

从紫花地丁中分离得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秦皮甲素、秦皮

乙素、东莨菪内酯、菊苣苷、早开堇菜苷、大戟双香豆素等。

3.挥发油类

研究报道从中鉴定了脂肪醇、脂肪酸类等化合物21个。

4.生物碱类

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含氮化合物主要为环肽和酰胺类成分。

例如:二十四酰对羟基苯乙胺、金色酰胺醇、金色酰胺醇酯等

5.倍半萜类

有关该植物倍半萜类成分的研究报道不多。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0

个倍半萜。

《中国药典》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秦皮乙素(C9H6O4)不得少于0.20%。

十六、药理作用

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紫花地丁的粗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抗炎、抑菌、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效果明显但多限于提取物的抗炎、抑菌和抗病毒研究

1.抑菌作用

有研究报道对紫花地丁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紫花地丁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和烟草野火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紫花地丁水煎剂和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抗病毒作用

3.抗炎作用

有研究报道研究发现紫花地丁水提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

4.抗氧化活性

5.抗肿瘤活性

6.降脂作用

十七、鉴别用药

蒲公英与紫花地丁:两者均味苦性寒归肝经,既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痈肿疔疮、咽喉肿痛、乳痈、肺痈、肠痈、丹毒及毒蛇咬伤,又均能清肝,治肝热目赤肿痛。但蒲公英兼散滞气、通乳,故最善治乳痈,又能利湿通淋,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紫花地丁无利湿通淋之功,惟兼凉血,尤善治疔毒。

土地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sb/12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