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两季,田野中就会出现一批农民们既爱又愁的东西——秸秆。原来作为粮食作物小麦和大米收割后的“废弃物”,如今在环保要求下,用粉碎机做还田处理是“大势所趋”。但近日记者发现它们还有多种多样的“打开方式”。
秸秆当被子,长出赤松茸“你看,这些草堆下面都有好东西,不但营养健康,价格还不便宜呢。”近日,在丹阳市访仙镇的江苏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湿度和温度都是菌类喜爱的“频道”,一垄垄草堆有序排列,在草堆之中,还有不少红色的“小脑袋”露在中间,这些就是赤松茸。负责人方叶平告诉记者,赤松茸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它以秸秆为主要种植原料,预计每亩稻草消耗量有数吨,能够有效解决周边农户的秸秆问题。
“除了大棚种植,我们还有户外大田的示范方,稻草覆盖量就更大了。现在正是赤松茸的采摘时节,根据近期测算来看,赤松茸产量将达到公斤左右,亩均产值达4万多元。”方叶平说,“下一步,公司将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新型发展模式,进一步引导农户参与种植,带领更多农户种植致富。”
让秸秆变废为宝,帮助农民赚到“外快”,句容市下蜀镇河山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何后军感受颇深。今年,他在葡萄架下套种了10亩赤松茸,从2月底开始至今,按照每公斤40元的价格,已实现了2万余元的销售额。“种植赤松茸不用打农药化肥,管理简单。但就是秸秆的需求很大,一共花费了40多吨秸秆,算上人工收集和运输的成本,共计花费超1万元。”虽然成本不小,但何后军没有后悔,原本葡萄园这个季节没有收入,利用秸秆套种赤松茸,按照持续至5月初的销售周期,10亩地至少能赚5万元。“有这种好事,农民当然愿意,就是再多买些秸秆,也是划算的。”
秸秆做燃料,发电更环保过去,夏秋两季收获后,烧秸秆的现象十分普遍,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放“野火”已成为红线。如何让秸秆燃烧“合理合法”,或许将燃烧的地点和方式进行调整,就能实现。
在丹阳市华晟仁里农场,数十台农机整齐排布,但和传统的收割和植保机不同,这些农机并不是用来“种田”的,而是专门为秸秆“服务”的。“每年,我们的粮食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这么多田,秸秆的产生量达到了多吨。如何处理这些秸秆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农场负责人介绍,从年开始,企业通过秸秆发电的方式,将这些田里收集的秸秆发往发电厂,为了尽快完成秸秆的打捆和运输,农场先后采购了12台打捆机和8台夹包机,配套了20台大型拖拉机,能够实现小麦收获季节10天,水稻收获季节20天完成秸秆回收作业。
企业如此热衷秸秆回收发电,这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了解,国家对于秸秆还田有着每亩10元的补贴,但需要人工驾驶机械下田作业,这无形中也是一笔开支。但用秸秆发电后,刨去人工和机械等成本,亩均纯收益能达到30多元,这对于一些大型种植户来说,无疑是一种利好的选择。
除了发电,秸秆还被开发出了新的“燃烧模式”。在丹阳市丹星秸秆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这里的秸秆被作为燃料添加剂,成为固化燃料的组成部分。“我们企业是从3年前开始对秸秆开展回收再利用的,主要将秸秆和木屑混合,用机器压成固化燃料,提高其燃烧值。由于这种燃料环保、污染小,已成为‘去煤炭化’后本地食品加工企业的首选,可以说供不应求。”企业负责人马建国告诉记者,企业年回收秸秆吨左右,能够解决周边多亩农田的秸秆,每到夏秋两季收割时节,农民不但不要他的钱,还主动到企业门口“堵”他,希望他优先上门收集秸秆,以免收晚了影响下茬作物的种植。“收来的秸秆除了大部分用于固化燃料的生产,还有小部分作为纸巾的生产原料,销售给一些项目建设企业,用于景观建筑的墙面料,还能用于竹园、茶园、果园覆盖,销售也很不错。”
秸秆多利用,还有更多招秸秆综合利用,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用得好、用的有效益,还得系统规划,认真考量。
年,镇江市制定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计划和秸秆机械化还田方案,重点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秸秆基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肥料化离田“五化”利用。全市共落实财政资金约.65万元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7万吨,可收集资源量为80.08万吨,综合利用总量约77.51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68%,较年提升0.57个百分点。
“在推进秸秆还田方面,我们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基本配套配全了秸秆还田利用相关农机具。同时,继续对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实行全覆盖,夏秋两季均按10元/亩给农户进行机耕作业补贴,秸秆还田利用率达76.57%。”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展离田利用上,我市制定出台秸秆离田利用补贴政策,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通过项目扶持培育秸秆规模利用经营主体,采取按量补贴形式鼓励和支持全市家秸秆收储利用主体积极收集秸秆。“年,全市秸秆离田利用量达16.19万吨,句容、丹阳等地部分种植大户积极探索在葡萄架下和大田利用水稻秸秆栽培赤松茸、羊肚菌等食用菌,在解决秸秆出路的同时增加收入。”
文字:周迎刘常珍
编辑:周迎制作:周迎聚焦三农服务大众主办:中共镇江市委农办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
承办:镇江日报理论评论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