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 >> 小麦养生 >> 正文

防控小麦赤霉病,为农民争取种小麦的利益最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4/9/24 19:50:36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据中央电视台预报,今年我国小麦产区小麦赤霉病将总体偏重发生。主要将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高。小麦赤霉病,俗称麦穗枯、烂麦头,是由子囊菌亚门玉蜀黍赤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年来北方黄淮麦区有加重趋势。小麦赤霉病病菌腐生性强,可在多种寄主植物的病残体上存活,成为初侵染来源。赤霉病菌可以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扩散,在小麦抽穗前后侵染茎节,形成杆腐。扬花期侵染麦穗,造成穗腐。小麦赤霉病是气候性病害。在四月下旬和五月上旬小麦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极容易大面积引起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小麦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非常大。可以造成小麦严重减产。严重的时候,可以减产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第二是小麦赤霉病对人畜危害巨大。小麦赤霉病感染麦粒之后,会有一种毒素对人畜造成危害。过去国家规定,病粒超过百分之四,就不能作为人畜食用,今年规定病粒超过百分之三,就不能食用。当前,无论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还是黄淮麦区,都要积极防治小麦赤霉病。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选用抗赤霉病强的优良品种。适当的控制肥水,方针小麦过旺,提倡秸秆还田,注意一定要对秸秆进行无害化的处理,灭菌灭虫。,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病能力。二、小麦赤霉病是可防可控的。要坚持用药物防治。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及时喷施对症的农药。遇到连阴雨天气,一定要赶在下雨前,喷施农药。如小麦扬花期遇雨,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三、防控小麦赤霉病要坚持积极防控、主动出击的方针,田间湿度大的时候,也是极易使赤霉菌传播的条件。就是不下雨,也要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抓好防治时期等于做好了一半的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但是不要太死板,不能说抽穗扬花初喷药效果好就不管天气因素,下雨也去喷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四、改变单一用药,使用多种药物灭菌。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如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同时,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注重交替轮换用药,避免或延缓抗药性产生。选择时要注意科学性,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五、用药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各地的温度不一样,小麦抽穗、杨花的时间也不近相同。全面落实农业部“见花打药”药剂预防措施。一般要抓好四月下旬和五月上旬最佳的防治时间。不能过早和过晚。六、喷药的浓度、水量一定要足,不能用很少的水进行喷雾。喷药后要对小麦进行检查,如果还有病株、病穗,就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喷药防控。七、小麦防控赤霉病使用的喷药机械一定要是自走式的。无人机、机动、电动喷雾器都行。但是一定要小喷头,用足量,兑足水,重点喷穗头。八、要坚持一喷多效。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各地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做好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推行药肥混用、促进保粒增重。各地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使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为农民增加更大、更多的收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ys/15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