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的简介
中药名:紫苏叶zisuye
别名:苏叶、紫菜、苏。
英文名:PerillaeFolium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位: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药理研究:具有镇静及较弱的解热作用;可使兴奋性膜产生抑制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对呼吸系统,可产生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对血液系统,具有止血和抗凝血双重作用;升高血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诱变能力;抗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腺苷酸环化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有很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有显著抗氧化作用;尚有抗炎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紫苏醛、紫苏酮,白苏酮、薄荷醇、高山黄芩苷、新西兰牡荆苷Ⅱ、鹭樱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厘米,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10脉,外面下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毫米,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毫米,有网纹,果萼长约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圆形,长6~14厘米,宽3~11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均为暗绿色,被疏柔毛;叶柄长2.5~8厘米,密被白色毛茸。质脆,气清香,味微辛。
紫苏是什么
紫苏,具有特殊的香味,叶片多皱缩卷曲,两面的颜色呈紫色,有的上面的颜色呈绿色,下面层紫色,是湘菜中常用的一种香料,多用来帮助去除鱼的腥味。紫苏的叫法也有多种,古名荏,又叫做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桂芢、皱叶苏等。
紫苏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多个省份都有野生和栽培的品种。紫苏既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香料,也是一种具有非常多食用功效的食品。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一直就是人们认可的非常好的香料,常用来做菜,同时它自古也是一味良药,紫苏的全身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紫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人们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1、紫苏叶味辛、性温,可理气。人们常将紫苏叶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病症。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搭配生姜一起,疗效更佳。也有搭配伍杏仁、前胡等服用,若是兼有气滞胸闷者,则可配以伍香附、陈皮等服用,如香苏散。
2、紫苏叶具理气调中的作用,还可解郁止呕,对于有风寒表症,而且有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症的,可以用紫苏辅助缓解症状。偏寒者,每次服用紫苏叶可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则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则常与半夏、厚朴同用,效果明显。
3、紫苏叶可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服用后可达到止呕、安胎的效果,孕妇利用紫苏止吐、安胎的话需经医生指导。
4、紫苏叶还可解毒,用于缓解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效果显著。
5、紫苏叶有着清热解毒、抑制真菌生长、升血糖、凝血、促进肠蠕动、镇静安眠等功效,它可治疗全身风疹瘙痒、寻常疣、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等病症,还可用于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病症的治疗。
孕妇能吃紫苏叶吗
孕妇是可以吃紫苏叶吗?答案是肯定的。紫苏是一种兼备食疗和药用两种功效的香料。孕妇适当吃紫苏叶有以下的好处。
1、改善胀气
怀孕后,孕妇如果感到胀气的话,可以少量吃一些紫苏,有利于改善这种现象。
2、改善孕吐
如果孕期孕吐相当厉害的话,也可以食用一些紫苏,或者是直接含一些紫苏来改善这种呕吐的现象的。紫苏梗还能增长子宫内膜酶的活性,对孕妇来说也是比较好的。
3、抗菌抗氧化
紫苏中含有的特殊物质有抑菌防腐的功效。而且,紫苏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癌的能力,孕妇少量食用能增强免疫力,保护血管等。
孕妇吃紫苏要注意,如果是作为调味料的话,可将其做汤,可炖补,适量食用,不仅菜美,还营养保健。如果是想要利用紫苏治疗疾病的话,孕妇应该咨询医生。而且,孕妇如有温病,或气弱表虚,则不适宜吃紫苏。
紫苏叶的吃法
紫苏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理气的食效。紫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当然,还特有芳香的挥发油。紫苏在烹饪上的应用诸多,煮汤、凉拌、焖制等都能炮制出款款美味佳肴。
1、紫苏豆角炒肉片
材料:猪肉克、豆角克、茄子克、紫苏叶10克、蒜头(去衣拍碎)15克、姜片10克,盐、糖、胡椒粉、生抽、米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猪肉洗净切片,以盐、生抽、花生油拌匀备用。
(2)豆角去筋洗净,切段飞水备用;茄子洗净切条备用。
(3)开锅下油,爆香拍蒜和姜片,下肉片大火翻炒片刻,攒少许米酒,加入紫苏、豆角和茄子以及少许生抽继续翻炒至香气溢出、材料熟透,最后调味即成。
2、紫苏叶拌黄瓜
材料:紫苏叶(红、绿均可)、黄瓜、精盐、味精、香油、白醋、白糖。
做法:
(1)先将紫苏叶洗干净后,沥干水分,然后切碎备用。
(2)将黄瓜洗净后去皮,然后切成丝状,放入一小盆中,撒上精盐、味精、白醋和适量白糖,拌匀。
(3)将切好的紫苏撒在黄瓜丝上,淋上香油,上桌前拌匀,装人盘中,即可食用。
3、紫苏田螺
材料:紫苏叶、田螺、生姜、蒜瓣、青椒、红椒、各种调味料。
做法:
(1)买回来的田螺先放在家中泡养1-2天,让螺蛳把体内的淤泥杂质吐干净,还可以在水中滴上几滴植物油,这样能加快田螺的自我清洁。炒田螺之前将田螺的尾部剪去。
(2)待泥沙吐净后,在流动的水中,用手将田螺反复揉搓,去除螺壳表皮的污渍。
(3)锅里加水,放香叶、八角、桂皮、干花椒,淋一点花雕酒或料酒,水烧开后,倒入田螺。煮至烧开之后,捞出田螺,然后再在流动的水中洗几遍,沥干水份。
(4)紫苏取叶,洗净,剁碎;生姜切片,蒜瓣切末;青椒、红椒去蒂洗净,切细圈。
(5)坐锅热油,入香叶、八角、桂皮、干花椒,炒香,加入蒜末、姜片、青红椒,爆出香味,倒入处理好的田螺,先加少量盐,淋一点花雕酒或料酒,急火快炒。然后加一些温水,放入盐、酱油等其他调味,焖一会儿,最后下紫苏翻炒,焖至水收干之后关火即可。
4、紫苏炖鱼
材料:鲫鱼、紫苏叶适量、色拉油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蒜适量、干辣椒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老抽适量、豆瓣酱1勺、白糖少许。
做法:
(1)先将新鲜的鱼处理干净后,洗净沥干水分。紫苏叶子清洗干净,沥干水分。
(2)起油锅,爆香葱姜蒜、干红辣椒段。香味飘出时,把鱼平铺进锅,中火煎制,沿锅边烹饪料酒,添加一点生抽和老抽。
(3)添加适当的水,稍微没过鱼,然后加入糖和一勺豆瓣酱,中火慢炖至汤汁过半。
(4)最后放入紫苏叶子,并加入其他的调味料,待汤汁基本收尽,撒点葱花即可出锅。
吃紫苏的注意事项
1、紫苏叶不可以跟鲤鱼同时食用,紫苏叶与鲫鱼一起食用后容易生毒疮。
2、长期服用紫苏,脾胃虚寒的人会出现滑泄症状,患有气虚、阴虚的朋友不能食用紫苏。
3、紫苏属于辛温之品,凡有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畏寒重、汗出、口渴等),尤其是热重者忌服。
4、气弱表虚,倦怠无力、经常感冒、发热有汗者也不宜使用。
5、紫苏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不可以过食,因紫苏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在人体沉积过多会损伤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6、紫苏含有挥发成分,所以不宜长时间煎煮。
7、紫苏有一定的升血糖作用,所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尽量不要食用紫苏叶。
紫苏叶的配伍药方
1、治伤风发热
紫苏叶、防风、川芎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8克。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伤寒不止
紫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肘后方》)
3、治乳痈肿痛
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名方》)
4、治恶疮,疥癣
以大苏叶研细,外敷。(《普济方》)
5、治跌扑伤损
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6、治蛇虺伤人
紫苏捣汁饮之。(《千金要方》)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