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家族血脉的延续,在中国家庭里,总少不了“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有很多小宝贝,还在妈妈肚子里就成了“团宠”。尤其是家中的老人,三句话不离“怀着孕呢,孩子需要这需要那”,言外之意,如果不照他们说的做,就好像做妈妈的“虐待”孩子似的。
可他们或许忘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妈妈更爱孩子,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孩子好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妈妈好,无论孕期还是更远的未来,在孩子此后漫长的人生路上,妈妈都是其最重要的依靠。所以,各位准妈妈和准妈妈的家人,一定要避免踩以下四个“雷”。
“雷”区1:无节制地补充营养
准妈妈和宝宝都靠母体吸收营养,因此一怀孕就各种“吃吃吃、喝喝喝、补补补”,我见过最夸张的是有一个同事,前一天刚确认怀孕,第二天自带的午饭中有一道菜便是一整只乌鸡,当我们看着她风卷残云般啃完了整只鸡,还喝完了鸡汤时,都暗暗为她捏把汗。当作为过来人的几个同事劝她一开始别补这么厉害时,她说:“我妈和我婆婆说了,我吃得好孩子才长得好!”
殊不知,营养过剩对准妈妈和胎宝宝都是非常不妙的。最直观的一点首先会体现在孕期增重上,营养过剩会导致准妈妈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产后恢复也将难上加难,还有可能会引起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胎宝宝摄入营养过多容易长成“巨大儿”,引起难产。
“雷”区2:水果吃得越多越好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并且还能让准妈妈和胎宝宝的皮肤好,尤其是此时,各种好吃的水果,葡萄、桃子、西瓜、香瓜、哈密瓜、荔枝等集中上市,恨不得家里开个水果铺,想吃什么吃什么,这也不打紧,怕的是一吃就停不下来,一不小心就摄入了过量的水果。如果真的想吃,每一种都少买一些,尝尝就好,以免买多了不小心吃完了,又责怪“是水果先动的手”。
我见过一个准妈妈,人挺瘦的,但每次抽血都血糖高,医生问她平常都吃什么,她说:“我每天就吃水果,觉得这样可以补各种维生素”,医生摇摇头,让她把水果都停了,一段时间内只吃黄瓜和西红柿,先把血糖降下去,等血糖控制住了,也尽量吃低糖水果,高糖水果少吃或不吃,每天的水果食用量不要超过克。水果虽好,可不要贪嘴哦!
“雷”区3:养胎就要“一动不动”
准妈妈一怀孕,在家里就成了“国宝”,洗个菜,“别干了,快坐下”,收个碗,“刚吃了饭,快去休息”,伸展筋骨,“动作别这么大,把孩子抻着了”……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坚持练习孕期瑜伽到生产前,孩子出生后,她婆婆觉得孩子不够“胖乎”,而她口中“胖乎”的标准是,胳膊一定要一圈一圈的,像戴了无数个“肉手镯”,就埋怨说:“都怪你怀孕的时候练瑜伽,把我孙女儿挤着了,这么瘦!”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其实,除非有医生特意嘱咐必须静养、不能运动的准妈妈,在整个孕期的时候,都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这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会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准妈妈肠道功能,减少便秘;锻炼盆底肌,有利于顺产、产后恢复,还会防止孕后期尿失禁;锻炼肩背部,缓解腰酸背疼肩膀痛。运动对准妈妈好处多多,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无论有氧操还是瑜伽等,都要选择适合孕期的动作,不能太剧烈。
“雷”区4:主食搭配不合理
无论对普通人还是准妈妈而言,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对于提供能量和维持血糖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吃主食或吃得过少,易发生低血糖,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
但主食也要有区分,白米、白面就属于升糖指数比较高的,准妈妈糖代谢能力变差,且糖代谢功能一旦受损,就容易在产后转化成2型糖尿病,所以应该粗细搭配,多吃粗粮、杂粮。
我认识的一个准妈妈就是完全按医嘱,主食以杂粮为主、细粮为辅,整个孕期血糖都控制得很好,并且长胎不长肉,身材保持得极好,一做B超,孩子都比实际孕周要大一些,这说明胎宝宝吸收得很好。问起她的经验,她说她面食就吃荞麦面,米饭类就用黑米、紫米等蒸杂粮米饭,也不挑食。
我从小爱吃面条,听了她的话,孕期也把白面换成了荞麦面,既能控制血糖、口感还好,且荞麦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其维生素D1、B2是小麦粉的3—20倍,还含有磷、铁、镁等较多的矿物质。
家人还专门为我挑了糖尿病人也能吃的,说这样就能在孕期没有负担地大快朵颐了,因此我们也成了这家店的老主顾,热汤面、炒面、拌面,各种做法换着吃,终于也能在孕期“任性”一回了。
荞麦面无糖低脂无糖食品糖尿人黑苦荞面营养粗粮速食带皮黑苦荞面淘宝旗舰店¥26.8¥53.6购买对于标题中的问题,大家心中有答案了吗?胎宝宝固然很重要,但准妈妈是胎宝宝健康发育的关键,只有让准妈妈更开心、更健康,胎宝宝才会健康、快乐!准妈妈一定要合理膳食、少食多餐、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