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米饭的历史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
早在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那么,在电饭锅问世之前,古人们到底是如何煮饭的呢?
先秦·蒸饭
《诗经》里有诗句形容蒸饭“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意思就是,远远地取活水,那儿舀,这儿倒,蒸米饭真是香。首先要把米用水煮至半熟,然后再拿出来蒸,才能吃上一顿蒸饭。
秦汉·干饭
《说文解字》称:“糒,干也。”《释名·释饮食》说得更具体:“干饭,饭而曝干之也。”干饭的制作方法是:将做熟的米饭晒成干饭。当然,这种干饭并不一定要用大米来做,小麦也可以。
干饭做好后一般放在陶罐一类盛器中,随食随取。吃时把干饭投放进汤水中,就叫“飧”;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方便饭”。
魏晋·“白米饭”
把米饭吃出花样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稻米饭称为“白米饭”,《齐民要术·飧饭》记载有“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不论冬夏,都用温热水浸米,泡约一顿饭功夫后再用手搓;水冷后倒掉,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洗做出的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现代人们所吃的各式米饭,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出现了。如现代城里人喜欢吃的菜饭,就是魏晋人最早吃出来的。菜饭,在当时叫“蔬饭”或“蔬菜饭”,其做法是将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后烹饪成饭。
逐渐丰富的米饭
在那之后,到了隋唐古代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
宋代出现了用米与其他食材一起做饭的吃法,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石髓饭、大骨饭、淅米饭……古人煮饭的方式越发丰富也越发讲究。
《随园食单》中提到:宴客者有时用饭,必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曰:使之有香而已矣。予尝授意小妇,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食者归功于谷米,诧为异种而讯之,不知其为寻常五谷也。
意思就是在饭刚熟的时候浇上由蔷薇、香橼、桂花做成的香露,这三种花的香气和谷物的香气比较接近,令人难以分辨,浇在米饭上后盖上盖子闷一会,拌匀以后盛到碗里,吃的人都以为是米好,以为是什么奇特的品种。
古人煮饭用香露,而到了现代,一个优秀的电饭锅就能搞定!超多厨房好物,尽在扫拼商城!品质大牌,等你来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