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 >> 小麦种植 >> 正文

解码山东夏粮双创新高下粮食增产离不开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4/5/30 9:33:47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26.html

如今粮食生产,从育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粮食稳产增产更有保障。

今年,山东全省夏粮总产和单产再创新高,离不开高产良种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6%、配方施肥覆盖率90%,统一供种达万亩、宽幅精播万亩、播后镇压万亩,各项指标均持续增加或提高。

20年全省累计审定

小麦高产品种个

今年6月5日,“烟农”在安徽省涡阳县实收亩产.1公斤,打破了自身全国高产纪录。2年前的年6月,这个品种以亩产.7公斤打破了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同年还以亩产.85公斤刷新了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由烟台市农科院培育的“烟农”实现了小麦高产育种技术的新突破,也创造了全国旱地小麦高产最高纪录。

同样去年麦收时节,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北东高村技术示范田内种植的“山农28号”小麦进行了实打测产,亩产达到.9公斤,刷新了全国冬小麦单产的新纪录。

“烟农”“山农28号”是近年来山东高产小麦新品种的代表。年以来,我省小麦单产屡创新高,先后有“山农29”“山农30”“烟农”“山农28号”等4个品种连续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

高产小麦品种的不断研发和大面积推广,成为小麦产量不断提升的保障。据介绍,我省小麦高产育种水平一直居全国前列,至年的20年间,全省累计审定高产小麦品种个。

“这来亩济麦44号,平均亩产多斤。明年还要加大推广力度,增加种植面积。”邹平市长山镇八方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石学君谈起今年的麦收情况。为了推广新品种,邹平市建成4处粮食生产试验示范基地,石学君的农场就是其中之一。示范基地承担试验攻关、品种展示、主推品种技术示范等任务。

今年5月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黄淮冬麦区北片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和“绿色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示范推广”项目交流和新品种观摩会在德州陵城区召开。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王登启表示,全省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全面开展小麦新品种展示评价工作,建立了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的小麦新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其中,-年全省安排小麦展示点58处,统一展示品种54个,各展示点充分利用展示评价平台,积极开展观摩培训,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充分发挥良种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增产技术集成应用

不断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实现粮食增产增效,良种良法配套是关键。

今年郓城县武安镇洪福寺村同臣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烟农”高产技术攻关,通过集成运用“深耕整地+增施有机肥+宽幅精播+播后镇压+拔节期肥水后移+巧施灌浆水+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与品种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模式,今年攻关田实打验收每亩产量达.44公斤。

“下一步,我们要扩大‘烟农’种植面积,同时示范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选用这一良种,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帮助群众增收。”郓城县同臣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同臣说。

郓城县农技推广站站长朱以发说,近年来,当地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大力示范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宽幅精播、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量达公斤,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黄泥岗镇何仓村创建地块小麦亩产量达.7公斤。

郓城县采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飞防。

去年秋种,山东产粮大市平度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等高产优质广适性品种,种子包衣和拌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小麦宽幅精播、滴灌水肥一体化、无畦背种植、规范化播种、深耕深松、配方施肥、一喷三防、机收减损等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对小麦普遍增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了解,至年,我省继续在3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重点实施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模式集成、节水节肥节药新设备新技术推广等。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小麦优良品种实现全覆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区内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基本达到%,小麦全生育期实现节水2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向提质增效方向转变。据测产,项目区小麦平均单产.6公斤,高出项目县平均水平20.8%。

今年我省夏粮生产经历了低温冻害、“倒春寒”、小麦条锈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由于防灾减灾措施得力,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夏粮实现了丰收。针对草地贪夜蛾,山东省积极推进黄淮海阻截带建设,构筑起严密的监控阻截网络;针对小麦条锈病防控,省市县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亲自部署,累计投入资金6.07亿元、人力多万人次、防控机械万台套,小麦条锈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省、市、县(区、市)农技推广部门累计制定印发各类技术指导意见余个,发动农技人员5.5万人(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个,培训人员12.4万人(次),指导农户6.5万户。

机收减损一个百分点

全省增收5.3亿斤

如果说,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和增产技术,是粮食增产的“开头第一步”,那么在收获环节,如何减损降耗,则是保障粮食增产的“最后一公里”。

“小麦成熟过度,农机手作业速度太快,都会造成了机收环节的落粒损耗。通过今年的机收减损比武,农机手们意识到,机收减损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大家也开始琢磨机收减损的新技术、新办法。”滕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韩有国说。

今年6月4日,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滕州市启动。

今年6月4日,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滕州市启动。麦收前,当地对农机操作人员开展轮训,提升操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农机手减损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推广7公斤及以上纵轴流收获机、精播分层施肥机、小麦宽幅精播机、无人植保机、粮食烘干机等先进装备,提升农机装备减损能力。

之前,粮食收获后,基本都是地面晾晒。汽车尾气、微生物等因素会造成粮食污染,车辆碾压还会造成粮食损耗。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推广粮食烘干设备,既提高了粮食烘干效率,又避免阴雨天造成的粮食霉变损失。产粮大市滕州市,目前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45%左右。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为了推广小麦机收减损,今年4月22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和技术指导小组。5月14日,在潍坊市启动了“小麦机收减损主题月”活动。6月份麦收期间,选取全省10个县(市、区),组织名农机手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卜祥联介绍说,据专家现场实测,全省10个小麦机收大比武赛场的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随机抽查地块平均机收损失率0.97%,均低于2%的作业质量标准。今年我省小麦总产.4亿斤,按小麦收获环节损失率1%估算,比2%的作业质量标准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小麦损失5.3亿斤。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李伟通讯员高雷杨静徐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zz/14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