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病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小麦赤霉病又叫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是小麦的一种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呈现连年流行加大的趋势。小麦赤霉病不但对产量有影响,其受感染的小麦赤霉病菌,能对人畜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有专家新近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菌侵染麦粒后,能产生一种叫做“DON”的毒素,是世界公认的第三大致癌物质,对人畜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根据有关部门在年至年,连续两年检验,检测,市场上在售面粉类食品制剂制品,有绝大多数的“DON”毒素含量严重超标,部分产品根本就达不到国际相关饲料标准。如若小麦感染赤霉病的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将不能食用,小麦就会失去商品价值,种植小麦的农民利益将严重受损。小麦穗期据了解,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引起苗腐、秆腐与穗腐病,但在小麦后期,抽穗至扬花期,最易受病和发病,小麦感染赤霉病表现穗腐症状,初期表现为。小麦穗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散到整个小穗,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产生粉红色的霉层,空气干燥时,病穗枯白,不产生霉层。该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得病,成熟的病菌孢子便迅速,顺风传播,发病后喷药收效甚微。因此,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在预防而不是治疗。小麦花期据应用实践,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普遍使用的药剂多菌灵,这几年的防治效果,远不如从前,与日俱增的病菌抗药性增强,有的地区面临防治失败的风险。小麦赤霉病在春季平均气温9-10度以上,3-5天的连阴雨天,这期间若是与小麦扬花的时间重叠,就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播种密度过大,透气性差,氮肥施用过量过多,田间湿度过大,相对湿度超过80%的地块容易流行赤霉病。小麦苗期预防小麦赤霉病,一般在4月中下旬,此期是小麦的扬花期,在小麦有5%扬花时为最佳喷药期,喷药做到宁早勿晚。一般药剂选择具有内吸,传导性的,保护、治疗杀菌药剂,要和各种不同机理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比如,用克每升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40克,兑水15-20公斤与25%氰烯菌酯悬浮剂交替细雾喷施效果很好。根据情况,最好间隔7日重喷一次。喷药最好选在晴天下午,避免避开上午的小麦开花授粉的时间段喷洒,经对比,在小麦开花授粉期上午喷洒农药的麦田,小麦的空穗现象要高于在下午喷施的,在喷施农药时,为减轻劳动强度,还应相应的加入其他药品,做到一次喷洒多重效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zz/1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