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期间,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降雨,湖北、江苏、安徽及河南部分地区小麦产量、质量均受到不利影响,新麦水分偏高、芽麦、不完善粒、赤霉病粒、病斑粒等超标小麦占比较大,而符合质量要求的粮源却同比减少。夏收以来南方麦区部分地区小麦市场一方面是部分质差小麦仍滞留于农民手中,局部出现“卖难”现象;而另一方面则是质优小麦市场紧俏,托市收购受阻,个别受灾严重的地区甚至面临无粮可收的尴尬窘境。农民“卖粮”和粮库“收粮”两难的并存及近来南方用粮企业跨区域采购北方小麦的积极与活跃,这基本反映了部分区域质优小麦有效供给的下降程度。
当前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后期国家托市收购的持续进行,符合质量的小麦将会大部分进入国库,质优粮源的不断缩减。一旦流通市场区域性高质量麦源供给出现偏紧,市场的短板效应将会或多或少的体现。
另外,今年夏收以来,随着新粮的上市,小麦市场压力不断加大,但陈麦价格并未因新麦大量上市的冲击而大幅回落,基本维持着相对的稳定。而新麦市场则由于质量偏差小麦数量庞大,拖累整体价格上行困难。当前华北黄淮地区新麦与陈麦价差集中在元/吨左右,新陈麦价价差同比处于较高位置。随着新麦进入后熟期,后期新麦价格向陈麦价格接轨是必然的。由于陈小麦价格难以下跌,受新陈小麦价格接轨的驱使,新小麦价格将会维持稳中上行的市场格局。
由于我国小麦市场供需状况整体宽松,尽管今年局部区域小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仍然很小。一方面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充裕,市场供给无虞;另一方面需求不旺,市场的消费难有明显的增加。估计在国家政策主导下,“稳”为主流的的小麦市场走向不会改变。
6月下旬以来,面对夏收不温不火的市场购销形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刺激小麦收购的措施,尤其主产区托市收购预案早时间的全部启动,带动了市场购销的活跃,各地新小麦收购价格基本保持了稳中温和回升的态势。随着托市收购的稳步推进,可以预计市场上符合质量要求的小麦将会进一步减少,质优小麦价格仍有上升空间,后期的小麦市场不宜过于悲观。
从区域上看,、山东及河南北部区域近来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了0.01-0.02元/斤,江苏、安徽小麦价格相对稳定。据了解,山东托市收购已启动两周时间,两省小麦价格仍在不断回升。等外小麦价格近来整体仍处于低位运行,价廉的质差小麦能否大量进入饲用替代当前市场的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cf/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