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 >> 小麦功效 >> 正文

龙海一曲龙江颂同唱抗旱歌台海网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3-3-31 13:01:28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新闻页-台海网]

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

台海网9月15日讯据福建日报报道洋西村,是位于九龙江下游、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西北部的一江畔小村。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龙海10多万亩农田急需引水灌溉。为了抢农时、保春耕,龙海组织全县人民在洋西开展堵江截流抗旱保丰收的会战,由此诞生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50多年来,这种精神仍激励并影响着龙江大地。

“舟中会议”(资料照片)

旱情肆虐万人堵江引水

初秋傍晚,龙海区榜山镇的居民们在龙江文化生态园里休闲娱乐。这里,就是现代京剧《龙江颂》取材地,也是“龙江精神”的发源地。

“这里就是当年堵江的地方。”站在公园里的西溪桥闸下游数十米处,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指着不远处的江面说,堵江的江堤高达8米多,斜斜插入江面,这样可以减少江水的冲击力。

龙海地处漳州平原腹地,土地平坦肥沃,是我省重要的产粮区和水稻高产区之一,又是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地区之一。时光倒退58年,年的春天,正逢农忙季节,但是由于数月里漳州平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农民站在田头,望着龟裂的土地,唉声叹气。

“当时只是零星下过几天蒙蒙雨,土都没湿过。”林兆明说,当时的龙海全县76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蓄水量仅有40%,很多水库甚至干涸见底。全县已有11万多亩水田缺水溶田,占总水田面积的38.2%,还有16%的秧田无水播种育秧。如不切实解决引水溶田问题,早季将有一半以上水田要抛荒。

面对严峻的形势,龙海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号召,并召集榜山、石码、莲花、东园、东泗等公社和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乘船沿九龙江西溪考察水情和堵江地点,作出了首堵西溪,在榜山公社洋西大队的江面上筑起一条拦江大坝的决定,这就是“舟中会议”。那个年代,没有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全部靠人力。要堵江建坝,是非常浩大的工程。经过4天的准备,万人历经七昼夜的奋战,一条长米的大坝拦江建成。大坝上游的水位上升后,江水通过“公”字闸汇入九十九湾干渠中,灌溉了下游10多万亩良田。

年5月北溪江东桥进行堵江截流。(资料照片)

八方协力升华榜山风格

“下游10多万亩良田有水了,但是洋西村的亩农田却毁了。堵江后,水面上升了,淹没了洋西即将收割的小麦和甘蔗,及一部分秧田。”林兆明说,洋西大队舍己为人的做法令人感动,非但如此,他们还同时接待周边各村前来支援堵江工程的名农工,为堵江引水抗旱保丰收作出了表率。

大型设备没有,但人力不缺,各方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连夜赶制堵江急需的草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旱斗争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来自全县各公社的施工队伍,自带草席被褥、口粮工具、建筑材料,从四面八方会集到洋西村以及周边的村庄,商贸部门把服务摊点摆到堵江工地上,为民工们热情服务。

“这9座旧砖瓦窑是当年的见证之一,在修建龙江文化生态园时,有关部门把它们保留了下来。”林兆明说,洋西村本来有数十座传统砖瓦窑,是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当时堵江,砖瓦窑停业了,存储的数万斤茅草全部派上用场,而窑场则砌上大灶,为各地前来支援堵江的外地农友做饭。

龙江人民战天斗地夺丰收的英雄事迹和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引起了社会高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gx/1410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